我们爸爸妈妈们会经常发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是不听话,越是跟他讲道理,他们越是要反驳你。
“讲道理”是每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用的方式,但家长们是否想过,我们自身首先是否就做得到位?孩子之所以反驳,是否是自己做的就一点毛病没有?
我们并不要觉得孩子还年纪小,便什么都不懂,事实上,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他们有时候看得说的,并非就都是不对的。若想要说服孩子,首先家长自身便要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教育孩子,讲道理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地空讲大道理,强迫孩子接受你的理念,而孩子有时并不明白,便会烦躁不安,这样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越来越复杂,难以化解。
因此教育孩子,是需要技巧地,“讲道理”不是说光硬讲道理就行,而是要有方式方法。要让孩子明白,接受道理,不能使用蛮力,更不能讲不通就发脾气,上武力,这从侧面反而证明了家长的无能和挫败。
邻居家的宝宝特别不喜欢刷牙,妈妈每天要给孩子刷牙都像打仗一下,弄得鸡飞狗跳。妈妈讲了好久的道理都没用,这天妈妈突然灵机一动,对宝宝说:“宝宝,你看小熊好久好久没有刷过牙了,它长蛀牙了,牙好疼呀,你可以帮小熊刷刷牙么?”
孩子特别愿意,接过妈妈准备的小牙刷帮小熊刷起牙来。刷完妈妈特别高兴地表扬了宝宝,夸她刷得好,同时还表扬小熊,夸小熊也特别乖,配合得好。
然后又问了孩子:宝宝晚上刷牙咱们也让小熊看看,你也能配合妈妈,刷得很好对不对?孩子非常高兴,一口答应。果然晚上刷牙非常顺利,连续几天下来,孩子再也不抗拒刷牙了。
对孩子"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策,这才是上策!
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但孩子毕竟也是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家长要有方式方法。
首先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了,才能控制好自己的语言,选择孩子可以明白且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这里有三点建议,可以供大家参考:
1、不向孩子灌输错误认知
教育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如果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自身便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层面和广阔的胸怀,才能真正引导自己的孩子走向成功。
若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表述,那宁愿不说,也比胡说好。
生活中总会遇到这一类家长,总要摆得一副大家长的样子,自己的见解并不高,却热衷于教导,传授孩子一些不高明的认识。
例如会让自己的孩子不要给过来请教的同学解答,觉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教会了别人,就是给自己多找了一个竞争对手,别人进步了,你就会落后了。
灌输孩子这些错误的认知,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害怕失败。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让孩子学会了钻营,降低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束缚了孩子的发展。
2、不要口是心非
如果想让孩子相信,那么首先家长自己便要相信,切不可口是心非。
我们在平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心口不一的爸爸妈妈,比如有些家长明明心里很在意孩子的分数,但表面上却毫不在意,嘴上总是在跟孩子探讨着:我不看重你的分数,但你想想你这道题怎么可以丢分?
如何跟孩子表述观点,其实很重要。语言是表达的一个人的所思所想,但自身都做不到心口如一,又如何让孩子明白到底应该怎样做?
因此我们一些父母需要反思自己,自己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期望孩子些什么?有没有好好在跟孩子说话?
3、不要“不讲理”
也有部分家长,自己做事简单粗暴,讲不通就吼,吼不听就打,事后却要修饰自己的行为,“这都是为你好,你要明白爸妈的苦心。”这其实就是明显的矫情不讲理。
说服孩子其实很简单,让他们明白就可以了,家长们自己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正确的榜样。
若是孩子一时不明白不听劝,可以想想别的做法,换个方式,不局限于口头说,也要通过行动做,通过行动让孩子明白,避免一言不合便要与孩子冲突。
总结:
我们家长,要先学会倾听,再赋予行动。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是父母,便端着架子,一遍又一遍地空讲道理。要理解孩子的心思,用他们可以明白的方式,告诉他们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对的。
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影响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以后的生活中如鱼得水,将来更有出息。
这里会有很多父母会议论,我们生活的重心也不能全部围绕着孩子生活啊。要工作又要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哪里那么多时间?
有这个苦恼的父母可以去看一下这一套书,分别是《好父母不吼不叫》、《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原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