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做选择。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有一个父亲带着女儿去吃早餐,父亲问女儿吃什么,女儿说随便,父亲便对服务员说,点一个随便。服务员非常尴尬的笑了一下,说没有。父亲则面无表情地跟女儿说,你看,他说没有随便。这一幕,让女儿很是羞愧,只好重新看菜单给自己做了选择。分析: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却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可以做决定、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的。而这种掌控,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
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期望,不要用指责的语气批评
为人父母,最好的角色就是镜子,让孩子借助你的反馈去看自己的行为。比如孩子跟你说:“妈妈,你必须现在带我去商场。”听到孩子这么霸道的话,当妈的肯定不舒服,但如果你告诉他很忙,他多半听不进去。反而,你越说,他越要坚持去。这时候,你可以说:“你这样跟妈妈讲话,我很不舒服,我希望你能换一种方式。”看起来,这是极其普通的一句话,但孩子不反感,因为没有指责,而且你还明确告诉了对方要怎么做。其实,这样的表达也是
拿掉问题标签,让孩子做问题的主人
所谓问题标签,就是那些“熊孩子”“自私”“爱哭鬼”“笨蛋”等说法。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你和孩子之间的魔咒,如果不除掉它,你们之间就永远无法一起去面对问题,更别提解决问题了。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心理学课上,老师让孩子们写20个“我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有个孩子是这么写的:“我是一个学习不好的人”“我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我是一个数学不好的人”。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那假设这是你的孩子,你又是怎样的感受
走进孩子内心,让他愿意跟你交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心得“就这么点小事,你用得着哭吗?”“老师也不是恶意呀,他是为了你好。”“明天再给你买一个就是了,别哭了。”“你能不能不要哭呀!”“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不得不说,为人父母的我们都或多或少地说过这样的话,可能是孩子为掉在地上的棒棒糖哭闹时,可能是孩子告诉你老师训他时,可能是孩子丢玩具伤心时,也可能是他什么都
要多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做到的”
我们要经常跟孩子讲“我相信你能做到”。虽然“你能做到”这句话被人定义为心灵鸡汤,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你听到成年人跟你讲“我相信你,你能做到”,那种感觉是什么样的?这句话跟我们长大后听到的口号是不同的,孩子可能真的会被激励到。在说这句话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一些挑战,让孩子做一些有点难度的事情,才能够让他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哪怕很多时候他们没有做到,但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不是吗.作
家庭如何培养出一个有目标感的孩子?《目标感》读后感
第一步叫作“认真倾听,寻找火花”。 在生活中发现,父母跟孩子一谈话,没谈几句就变成父母的演讲了。父母就会说:“你看,你找到这个很好,我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如果你下次还能够再怎么样就更好……”甚至更糟糕的父母会说:“你少关心点这个事,你多去做做数学题。” 孩子跟我们说一个社会现象,说他关心的一件
一个正确高效的批评方法:“一分钟批评法”
一个正确高效的批评方法:“一分钟批评法”,包括三个步骤一个动作:1.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2.指出错误的行为;3.给出正确的行为建议或解决方法;最后,一个动作——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父母的言行、评价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指引,所以,认真对待孩子说出的每一句话,孩子会在我们积极正面的影响下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