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适应性的,一个是发展性的。有一本发展心理学的小书,叫作《目标感》。
《目标感》作者叫威廉·戴蒙。威廉·戴蒙是一个非常权威的儿童心理学专家,他同时也研究发展心理学。
目标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一种“漂泊感”,就是无所事事,觉得干什么都没劲,用我们普通人的话来讲就是空虚。
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感受到生活的无趣。到了时间点,你需要他工作,他就去工作;需要他考研,他就去考研;需要他找到一份工作,他也会好好干,但问题是他觉得没意思,做什么事都没劲,甚至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也不想生孩子,不断往后拖延。
在八九十年代,年轻人二十五六岁就已经当上爸爸了。但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不断地把成熟时间往后拖延,这个现象叫作“延迟承诺”。
什么叫“延迟承诺”?你想,“要当爸爸”“要当丈夫”“要当妈妈”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但是我们不想长大,不断往后推迟长大这件事情的发生。同样是在全球范围之内,越来越多的国家还出现了“啃老族”的现象。作者把这种状况叫作“卡壳了”,很多年轻人被卡在了一个地方,不愿意进入他们的社会角色。
那是不是这个社会越来越糟糕了?其实也不是。从对比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更安全,生活条件更好,物质更丰富,甚至年轻人的修养也变得更好,更有礼貌,这都是进步的表现。但问题在于,大家都不愿意更早地承担角色责任,这就是这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近期的一个调查中,令作者大吃一惊的是,美国有45%的大学生都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状。甚至心理学家还为大幅延长的青春期提出了一个新的名称,叫作“成年早期”。
为什么不叫青春期?因为青春期不会一直延续到30岁。很多人过了青春期以后并没有进入成人期,而是进入了成年早期。
去采访这些“漂泊”的年轻人,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从未感觉到所做的事情是重要的。”他们认为自己每天浑浑噩噩地养家糊口、还房贷,但从来没有感受到做这些事的意义、价值、重要性。这是这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目标感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作者说:“‘人生目标’就是‘终极关切’。它是‘为什么’问题的最终答案:‘为什么你在做这件事情?’‘为什么它跟你有关?’‘为什么它很重要?’人生目标是短期目标和驱使大多数日常行为的动机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根源。”
如果你希望自己活得有劲、有韧性、有活力,那就不能只满足于找到一个物质层面的目标。
比如,很多人说“我近期的目标就是买房”“我近期的目标就是摇号”,这是一个短期的物质目标,它可能给你带来了一时的动力,你不需要太长时间,可能努力一两年后你自己都会奇怪:“买房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者等你实现了目标以后,你会发现房子没有给你带来预期的幸福感。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更宏大的目标,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漂泊感的问题。
目标与精彩的人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它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活力,一个是适应力。
为什么有深度目标的人会更有活力?是因为活力来自目标的激励作用。长期目标带来激励作用,而适应力来自奉献精神。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奠基之作。当这个作者弗兰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的时候,是什么支撑他继续活下去?
他说:“我要把这段经历变成我的心理学研究,最后一定要写成书,一定要发表演讲。”他每天甚至能想象到自己站在台上讲这段经历的样子,最后硬是活了下来,成为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奠基人。
青春期的时候,人类的大脑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且精力也达到了人生最旺盛的阶段。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们没有宏大、扎实的目标,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会是“空虚”和“愤慨”。
很多年轻人充满了愤怒,或者每天提不起劲。空虚和愤慨,是青春期无处安放的精力要去的地方。当精力无处可去的时候,它就会去向空虚和愤慨的方向。
方向与意义比努力更重要
目标,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
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对你有意义,第二个是对这个世界有意义。我们后面会解释为什么对这个世界有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作者现在是个老人家,在他年轻的时候,全世界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是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是非常有名的。在皮亚杰快退休的时候,作者有缘到皮亚杰的心理学研究所,跟着这个伟人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虽然皮亚杰没跟他说过几句话——因为人家是大师,他只是一个在那儿实习的年轻人——但是他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有一天,他听到皮亚杰跟别的同事在聊天,那个同事不明白,总问皮亚杰:“为什么你觉得平衡很重要?你总是在强调平衡很重要,你能不能告诉我平衡为什么很重要?”
皮亚杰年纪大了,觉得你怎么连这些都搞不明白,他很不耐烦地讲了一句:“游过泳吗?一个人在游泳的时候怎么能够不掉下去?”
这位同事就说:“那就是踩水,使劲原地踩水。”皮亚杰说:“哪有原地踩水不掉下去的?往前游不就行了。”
你注意,往前游其实就是平衡。当你找到了一个可以不断向前努力的方向的时候,你的人生其实反而更容易平衡。我们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总觉得自己的平衡来自努力地踩水。
你想要保持一切不变,希望生活一直停留于现在的情况,不要发生任何意外。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很累,而且哪儿都去不了。所以,皮亚杰总结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平衡,就是动态地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方向和意义比任何特定行为指标都重要,这句话是这本书里边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但是我们的大脑特别喜欢盯着那些特定行为指标,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必须认识1000个字。你觉得这个指标重要吗?对做教育的人来说,这很重要,但作者认为这一点都不重要。比如海伦·凯勒,她是一个残疾人,看不见,听不到,还不能说话,但她最后成为了不起的作家。如果把她和别的孩子对标,在每一个时期里,她的身体发育水平、语言能力、文字能力,肯定都不合格,但是她有一个了不起的、伟大的目标。
作者研究了一辈子儿童发展心理学,他给大家最重要的建议就是不要让孩子去对标那些特定行为指标,因为孩子跟孩子不一样。
谷爱凌说她每天要睡十个小时,好多人就留言说,马上让孩子睡觉,必须睡够十个小时。孩子睡觉当然很重要,但问题是人跟人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孩子睡得短,精力也很旺盛。所以,不要去追求过多的特定行为指标,看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是最重要的。
作者说,每一个孩子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起的目标,有可能会出现钩形的现象,也就是“J形现象”。“
J形现象”是什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先走下坡路的情况: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找到人生方向再去努力时,反而会先往下走。但如果这个方向和目标给的力量足够强的话,你会发现“J”跟“U”是不一样的,它会到很高的高峰。所以,方向和目标是最重要的。
而且,只有崇高的目标才有用。这一点跟《自卑与超越》中的观点一模一样。在《自卑与超越》里,阿德勒讲:“你必须把你的目标和社会的目标统一,这个目标对于你的人生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崇高的目标才有作用。”
为什么呢?用英文来讲,这叫calling,也就是你要找到那种“召唤”。“召唤”不仅仅来自了不起的工作,大家一说崇高的目标,就会想到“成为伟人”,其实不一定。你可以做非常普通的工作,但在做这份普通工作的同时,你得能感受到那种使命感、召唤感。
比如作者曾经去过一个小镇,发现小镇上有一家餐厅,餐厅的饭食其实一般,普普通通,不是特别好吃。但这家餐厅有一个特点,他们用的服务员全是镇上的年轻人。镇上有些年轻人很不服管教,但只要把他们送到这家餐厅,让领班带一段时间,他们就会逐渐变成好孩子,他们开始关怀他人,成为良好公民。
大家不明白,就去找领班问这是怎么做到的,领班说他就告诉那些孩子:“我们的使命是让顾客饿着肚子进来,然后开开心心地离开。”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服务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赚小费,不是为了勤工俭学,而是要带给这些客户快乐,为这些客户解决问题。
如果你所做的任何一份工作能够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具体的人一些帮助和改变,这就叫作“召唤”,你就找到了一个真正崇高的目标和意义。
方向与意义比努力更重要
具有召唤感的目标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对自己的能力有切实的认知”。
比如有的人喜欢空想,经常想的是“我要拯救世界”“我要干吗干吗”之类的奇怪想法,但这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想要了解这些能力可以如何服务于这一世界某方面的需要”。
这句话有点拗口,换种说法就是,你需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能为这个世界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个,“能从用这种方式发挥个人能力中体会快乐”。
这三条原则适用于任何一个职业。能力、意义、快乐,这三种东西加在一起叫作“召唤”。你可以试着画三个圆圈,交叠在一起的中间部分,就是你最能够找到使命感的那份工作。
它既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又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意义,同时又是你能力范围内能够努力做到的事情。这就是calling,也就是我们找到的使命感。
年轻人对目标的分类
目前来讲,排在第一位的年轻人的目标来源是“家庭”,也就是我希望家庭幸福,希望给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希望家庭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排在第二位的是职业,排第三位的是学业成就。目标本身无所谓好坏,因为时代的发展使得孩子们跟过去不一样。
作者把年轻人分成四种
第一种人叫作“疏离者”。
在跟年轻人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有些年轻人没有陈述过任何目标,他唯一想要做的事就是思考怎样减少一点生活中的痛苦,怎样用最无压的方式过日子。他每天所想的都是怎样结交异性,怎样看场电影,怎样买到一部新的手机,怎样能够活得更开心,他所想的全都是玩、全都是物质。这种人大概占到25%,有四分之一的年轻人是疏离的状态,他没有目标。
这种状态不好吗?这不挺好的吗?每天傻吃傻喝,好像挺开心的,但疏离的人往往会痛苦。你会发现,以手机为目标的人,无论他得到了还是没得到,他都不高兴。得不到手机,当然很痛苦了;得到了手机,没多久又出新款了,所以他永远都觉得没意思、无助、无聊。这是疏离者,占到年轻人的25%。
第二种人叫“空想者”。
空想者的特点是有幻想没行动,而且他们所幻想的方向往往是戏剧、娱乐、体育这些方向,比如要成为一个明星,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他想了很多大而无当的方向,但是没有做过任何行动,只是天天幻想。这种人也是有的,也占到25%。
第三种人叫“浅尝辄止者”。
浅尝辄止者的特点是什么?他参与过有目标感的行动,但是他不了解超越于当下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来自虚荣和待遇,当他看中一份工作的虚荣和待遇的时候,他可能会为此努力一下,比如考证。但他往往做一段时间就会放下,或者做一段时间就没劲了,因为虚荣和待遇所带来的动力是不够持久的。时间一长,他就会质疑这件事情。所以这种人变成了浅尝辄止者,大概占到年轻人的31%。
第四种人叫“目标明确者”。
目标明确者大概占到年轻人的20%,他能够找到目标,能够努力和聚焦,并且能够看到这个目标背后的意义。即使是很年轻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有目标的人。作者举了一个让人很感动的例子,有一个叫瑞恩的男孩,年仅六岁,他看到网上报道非洲很多地方喝不到干净的水。他觉得自己这里喝水这么方便,无法想象非洲人没有水该怎么生活。于是,他就把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打算捐给非洲打一口井。
这位六岁的孩子从此立了一个志向:要为在非洲打井这件事募捐。他开始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先是自己去挣零用钱,挣完零用钱以后又号召大家捐款,做了一个长期的活动,叫作“瑞恩的井”。
到他十几岁的时候,瑞恩在非洲已经捐了几百口井。作者举了好多个这样的案例。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够找到一个关怀社会的目标,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话,他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这种人叫作目标明确者,占比为20%,他们的特点是乐观,性格里有理想主义色彩。
还有一类人,作者没有把他们归到这100%(上述的四类人)里面,因为这种人很少,叫作“被目标困扰的人”。
什么叫被目标困扰的人?这类人找了一个反社会的目标,比如说实施恐怖行动的年轻人、校园枪击案的主角。我们去调查这些孩子的背景,会发现他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要报复别人、报复社会。
怎么区分反社会目标和亲社会目标?
作者不愧是心理学大师,他找得太准了。他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找到亲社会目标(类似“瑞恩的井”就是亲社会目标,是为别人好的目标),而是找到了一个反社会目标,这个人表现出来的最典型的特征是愤怒和自我吹捧。
《第三帝国的兴亡》讲的是希特勒的人生经历,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头的书。《第三帝国的兴亡》里描述的希特勒,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这两条:无处不在的愤怒,以及无时无刻的自我吹捧。
如果一个孩子的状态是乐观和理想主义的,这意味着他找到了亲社会的目标。如果他表现出愤怒和自我吹捧,那我们要小心,因为他很有可能找到了一个困扰他的目标。
方向与意义比努力更重要
怎么才能通往一个正确的目标?
通往目标之路有这么几个步骤:
1.和直系亲属之外的人进行有启发性的沟通。
2.观察有目标感的人是如何工作的。
3.第一次启示性的时刻: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东西可以被改正或改进。”就是孩子会感受到第一次的启示,就像瑞恩从报纸上看到有关非洲的报道一样。
4.第二次启示性的时刻:我可以为此做出一些贡献,让情况有所改变。”他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5.对目标的认同,同时开始尝试完成一些事情。
6.获得家人的支持。
7.以独创和具有影响力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追求目标的付出。
8.掌握追求目标所需的各种技能。
9.提升执行力。
10.变得乐观和自信。
11.对目标的长期承诺。
12.把在追逐目标中所掌握的技能和培养的性格优势应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这就是一个人找到了亲社会目标以后的过程。
亲社会目标为什么可以迁移呢?比如,我现在在非洲打井,我以后还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
原因是这类目标能够带来三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力量感、持续性和心流。
谷爱凌滑雪跳高台的时候,她说:“我不是来战胜别人的,我是来挑战我自己的,我就喜欢这种感觉。”这就是心流的状态。所以,当一个人能够找到力量感、持续性和心流的时候,他做别的事也可以成功,这就是目标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一章非常重要,叫作“超越急功近利的文化”。目前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文化实在是太强大、太可怕了。每个人都在问:年薪百万在北京是什么水平?多少钱能够实现财务自由?我们天天想的都是这些急功近利的话题。
现在人们对价值观做了一个排序,你会发现,在年轻人价值观中排首位的竟然是实现财务自由。当然,这没有什么问题,人人都有权利追求财务自由,但如果整个社会都把实现财务自由排在价值观的第一位,这就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割“韭菜”特别容易?给这种行为起了一个名词——叫作“实用性媚俗”。比如我告诉大家,教孩子要放松一点,你不要打孩子,孩子的成绩没有那么重要,成绩不能决定他的一生。我认为我这样说是对的,而且是很多书上讲的,我也是这样实践的,所以我讲给大家听。
很多人听了以后觉得不顺耳,说:“你这样说话,这叫‘撤梯子’。你成功了,你不在乎你的孩子考得好不好,但我在乎。”所以,什么样的人说话更容易吸引到大家? 就是说这些话的人:“别听那帮专家瞎说,孩子的成绩就得盯死,因为他一生当中就这几年机会,错过就没有了。”这就叫作“实用性媚俗”。
如果我们的价值观仅仅停留在“实现财务自由”“让孩子出人头地变得更成功”等这些功利层面上的时候,你越是讲这种实用性媚俗的话,越是讲那些显得特别接地气的话,因为这些都是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话,所以传播范围更广,更多人愿意买单。
但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改变,而不是迎合。
如果我们用实用性媚俗的方式去取悦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作者总结出来了三条“矛盾心理、疏离感和愤世嫉俗”。
你如果告诉家长“要把孩子盯紧”或者“在酒桌上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会表现,就能连升三级”,家长跟孩子说了这些,孩子听了觉得很好去实践,但他很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他按照家长的话做了,但做完觉得没那么好,反而越做越痛苦。你越教导孩子,孩子越糟糕。
因为孩子所做的事和他想要追求的更好的生活是分开的,他越做越觉得没有意义,越做越觉得生活无趣,他会陷入不断骂人的状况中出不来,谁敢劝他向善,他就说这是心灵鸡汤,因为他习惯了愤世嫉俗。
这三种问题就是实用性媚俗导致的结果,希望大家能够明辨是非。这是社会上的急功近利风气。
校园里的急功近利
现在全世界都在推行标准化考试,用ABCD进行打分。这样会产生什么问题呢?这种标准化考试让孩子错失了学习的意义,很多孩子感受不到深度学习的快乐,他们觉得反正学到最后都是ABCD这样量化的成绩,所以就逐渐产生了学习意义的缺失。
实际上,一个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有没有可能突然对物理学特别感兴趣,然后把物理学研究得非常深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在校园里,急功近利的文化也影响着学习的意义。
家庭中的急功近利
在美国申请大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学生都是通过写申请材料的方式进入大学。有一天,一个女孩回到家跟她妈妈聊天,说:“妈妈,我昨天看了一个报道,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人在进行人口拐卖,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严重。”
孩子关心人口拐卖的社会话题,这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妈妈说什么呢?妈妈说:“太好了,你可以把它写进你的申请材料里。”女孩一下就没劲了,说:“好吧,我就是这样想的。”妈妈的第一反应不在于意义,不在于这件事情能够带来什么思考,而是觉得可以把这些东西写进申请材料。
这样做的问题在哪儿呢?家长把孩子塞进了一所学校,但是孩子未必适合这个学校,也就是说,他没有选择一所适合他的学校,而只是选择了一所有面子的学校。反过来想,孩子的压力也很大,因为这不是他自愿的,他很有可能觉得自己只是父母的工具,帮助父母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
另外,家里还可能充斥着父母“可怕的警告”和“击败竞争对手的计谋”。家长经常会给孩子灌输一些观念,比如“社会很残酷,你需要竞争”“你要是打不过别人就完蛋了”,全是这些实用的、功利主义的理念包围着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抑郁,而不是更开心、更开朗。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超越急功近利的文化。
从我们做起,不用管别人,从我们自己做起,倡导更长期的事,倡导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不去做媚俗化的传播。慢慢地,社会可能会远离急功近利。
家庭如何培养出一个有目标感的孩子?
首先,要小心家长的控制欲。
控制欲是一个很难平衡的东西。过去人们管孩子管得不多,当时还没有“直升机式的父母”,因为家里孩子很多,父母使用的是忽视型管教方式。这种方式肯定不对,因为孩子被忽视了。前几年又出现了“直升机式的父母”,他们天天在孩子头顶盘旋,孩子干什么都要有人跟着。孩子在踢球,妈妈站在场外;孩子学钢琴,妈妈坐在旁边,总有人要跟着。
这两种方式肯定都不对,孔子讲“过犹不及”,这就是两个极端。所以,家长需要小心自己的控制欲,你给孩子提供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支持,而不是决定。
我们曾经讲过,家长是孩子的副驾驶,而不是驾驶。大量的家长自己做驾驶员,让孩子坐在旁边,这明明是孩子的人生,但孩子坐在旁边没有发言权,只能跟随父母的脚步,想把他带到哪儿就带到哪儿。
因此,很多孩子早早放弃了人生的控制权,变成“只要你不管我,我就玩游戏;只要我能斗得过你,我就玩游戏”。他不觉得玩游戏对自己有伤害,而认为这是从父母那里抢回来的时间,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所以,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控制。
作者上中学的时候,他不好好写作业,一位老师把他叫走,很严肃地跟他进行了一番谈话:“你为什么不好好写作业,把作业写得乱七八糟?”他说:“作业没什么意思,不重要,只要考试的时候好好考就行了,作业没什么重要的。”那位老师非常严肃地盯着他,说:“你人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重要的。”这句话击中了我。
这句话就是宋明理学家讲的“诚”这个字。中国古代人讲“不诚无物”,一个人做事,如果不诚、不敬,那么什么都做不好。做这个杯子,要诚;泡这一杯茶,要诚;讲这本书,要诚。你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重要的。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样生活很累,让我做什么事都认真,太累了。如果你做什么事都是诚敬的,比如陪孩子玩的时候是全心全意陪着他的,陪老人说话的时候是全心全意陪着他的,做一餐饭的时候是全心全意做这餐饭的,你会生活得更轻松,而不是更累。“诚”代表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重要的。
作者把老师送给他的这句话写在书里,他说:“我们对年轻人做的每件事都是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思考如何对待孩子:我们能不能用诚敬的态度对待孩子?我是推心置腹地培养孩子,还是随便散漫地放养他们?
比如,耍一些花招,把孩子扔给培训班,自己不管?或者我们对孩子口是心非,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孩子完全能感知得到。你跟孩子讲上进,你自己不上进,孩子一眼就看出来了;你跟孩子讲诚实,你自己不诚实,孩子清清楚楚。所以,我们对年轻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重要的。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做不到,为什么?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孩子总是不听他的。我经常听很多家长跟我反映,说:“听我说还不如听你讲,我跟孩子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听你讲书反倒还有用。”
作者说,很多父母对教养孩子缺乏自信,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想要太快地看到结果。我们总希望达成这样的效果:我一说孩子就变了,显得我有影响力。这其实是不对的,作者说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在于深而非广,爸妈对孩子的影响在5年之内可能都看不出来,过了20年反而看出来了。
大家自己想想,现在对你的性格影响最多的人是你的小学老师,还是你爸妈?是你高三辅导班上讲课讲得最好的老师,还是你沉默寡言的父亲?我相信可能是父亲。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层的、持续性的、终身的。我们很多父母看不到这一点,觉得自己说教了多少遍都没用,干脆不管孩子,或者直接把孩子打一顿。我们很快就放弃了对自己德行的要求,只想用那种急功近利的手段来约束孩子,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影响在于深度,在于以10年、20年为时间单位的影响。
所以,“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深而非广”这句话是非常有智慧的。
那么具体到行为层面,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叫作“认真倾听,寻找火花”。
在生活中发现,父母跟孩子一谈话,没谈几句就变成父母的演讲了。父母就会说:“你看,你找到这个很好,我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如果你下次还能够再怎么样就更好……”甚至更糟糕的父母会说:“你少关心点这个事,你多去做做数学题。”
孩子跟我们说一个社会现象,说他关心的一件事情,我们应该多提问、多倾听、多了解他是怎么想的,然后问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还想要了解些什么,我们可以给他创造怎样的条件。不要做过多的评判,也不要做过多的规定和引导,更不要说“你别管那些,去学习”。
最无趣的父母,就是无论孩子跟他说什么感兴趣的事,他们的反应都是拉回到学习上,说:“这件事等你以后上了大学随便管,现在你不要管,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还有的父母喜欢挖苦,说:“你看你说得一套一套的,你那考试成绩能行吗?就你那考试成绩,将来这些事都不归你管。”
我们在打击、讽刺、挖苦孩子上面有天然的能力,但是倾听的能力极差。所谓的倾听是什么?是把自己放下,因为你的态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好奇地问他,了解他,让他多说,最后激发他的兴趣。这就是第一步,叫“认真倾听,寻找火花”。
第二步,叫作“利用生活,展开对话”。
过春节时,大家聚在一起,见到了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亲戚朋友,大家可以聊一聊自己对不同职业的看法,聊一聊大家在不同城市的生活。说一个省,比如江苏,然后大家开始讲江苏省的城市,看谁讲得多。就这么一个游戏,人人玩得不亦乐乎,全家人在桌上玩得特别high。
玩完以后,孩子说:“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城市?”这都是生活中可以随处找到的机会、找到的话题。每讲到每一个城市,会讲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或有什么特产,出过什么名人,这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生活中其实充满着跟孩子聊天的机会。
第三步,叫“开放的心态”。
假如孩子跟你说他想吃素,请问你能支持吗?我相信很多家长会犹豫。作者说,只要不是反社会的目标,基本上你都可以包容孩子去探索一下。
有的孩子喜欢收集虫子。我有个朋友的孩子,是个小女孩,她出去逛花园,发现花园里有一个蚂蚁窝,就跟她妈妈说:“我想把蚂蚁窝放家里养。”她妈妈说行,然后跟女儿说:“但是别让它到处爬,你有什么办法吗?”女儿说:“咱们弄个玻璃箱子。”然后她们去做了大玻璃箱子,把蚂蚁窝放进去,蚂蚁迅速繁殖,很快就变两窝了,他们家就放了一串玻璃箱子,每个箱子里都爬满了蚂蚁,女孩天天看蚂蚁们如何分群。
现在这个姑娘已经非常优秀了,不仅能在学校里拿到全额奖学金,还立志成为一个生物学家。她的妈妈允许女孩把蚂蚁带回家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让孩子成为生物学家,妈妈想的是:“孩子有这样的兴趣,我能不能满足?如果可以满足,我就试着让孩子做,养蚂蚁并不反社会。”
像这个想吃素的孩子,爸妈说:“你要吃素,那行,咱们研究一下怎么吃素还能够保持健康。”这个女孩就开始研究如何吃素保持健康,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她不仅吃了很长时间的素食,还在推广素食文化。所以当我们有开放的、包容的心态时,孩子更容易找到乐趣,更容易找到意义。
第四步,叫作“分享自己的意义”。
在家里会跟孩子谈论自己工作的意义吗?我们见过很多家长,回到家谈的是工作的八卦、工作的斗争、工作的收入,但是谈意义的家长凤毛麟角。
我很喜欢跟我的孩子谈意义。比如说,有一个朋友留言,说读书给他带来了什么变化,对他的生活产生怎样的改变,我会把这些留言跟家里人分享,让孩子们看到工作的目标是意义,而不是那点钱。
第五步,是“传授生活中的实践智慧”。
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他们很多生活常识,能传递的知识我们多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支持。
第六步,叫作“介绍孩子认识生活中的导师”。
现在很多小孩子对理财感兴趣,过年拿了压岁钱想要理财,你可以找找你的朋友圈子中有没有研究股票、基金的专业人士,让他们跟孩子一块儿聊一聊。这时候,聚会中孩子跟大人就可以聊天了,而不是大人聚在一堆,孩子聚在一堆。孩子凑在一起容易玩游戏,大人凑在一起就只聊大人的话题,你可以创造机会让大人跟孩子聊聊天,这时候他会在生活中找到各方面的导师。
第七步,叫作“鼓励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不仅仅被用来做企业,如果你做了一个非营利机构,你当了公务员,去完成一大堆事,这都是创业的行为。创业精神是需要从小不断培养的。
第八步,叫作“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假如你们家里的口头禅是“真倒霉,我真倒霉”,你总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倒霉,这是一个消极的人生观。如果我们在家里能尝试把“我真倒霉”变成“哎呀真幸运”,就变成了积极的人生观。如果你出门时有一个花盆砸下来,砸在自己肩膀上,你可以说:“我真幸运,没有砸中头。”那要真砸中头了怎么办?那就别说话了,都已经砸中头了。只要你还能说话,那就是还不错,很幸运没砸中。
当你能够有这么一点积极乐观的心态时,要把它传递给孩子。生活中总会有好事发生,也会有坏事发生,其实在于你的解读,在于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所以,积极的人生观很重要。
第九步,是“从责任中获得力量”。
即使是小小的孩子,我们也可以给他一些责任,也可以让他做一些事。春节期间,家里有很多家务要做,我又比较懒,不愿意做家务,让孩子洗碗,给他布置任务,他也很乐意,觉得干点活挺好的。这就是从责任中寻找力量。
所谓的培养有目标感的孩子,就是你们家在过着积极、健康的生活,孩子觉得有意义、很幸福、有话题可讨论,还能学到很多东西。
孩子的家长有没有可能根本就不读书?父母有家庭暴力,不学无术,甚至根本就不呵护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所以作者的最后一章写得非常及时,他说,虽然我们认为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很重要,但是你要相信一件事,更广阔的社会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不仅仅要管好自己的孩子,还应该为其他的孩子做很多事情,想办法去创造更具有目标感的社会氛围,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受益。
作者说,这不是一个乌托邦的、虚幻的想法,这是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做的事情。虽然你是个体,但你也可以关怀朋友圈里的孩子。如果你是一个组织,那你就可以做一些社区的设计。
首先,可以为其他孩子进行生活的辅导。
现在特别喜欢辅导遇到的孩子,过年回家,家里亲戚带来了一两岁的小孩,他们觉得搞不定,都愿意把孩子交给我,我很快能搞定他们,孩子们跟我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
小孩一岁多,也不认识我,但是他很听我的话,很愿意配合,玩得很开心。因为我不会像他爸爸妈妈一样焦虑地追在孩子后边呵斥他,不停地把他手里东西拿下来,说不要干这个、不要干那个。我们能够对周围的孩子进行生活上的辅导。
其次,要展现有目标的积极愿景。
如果我们每一个成年人能在社会上展示有目标的积极愿景,在社区中带着大家一块儿来做有意义的事情,那么社区里的孩子就会被影响。
推荐一部电影,演员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电影,叫作《弱点》。电影讲的是一位黑人小孩在家暴的环境下长大,孩子个子特别高,有两米高,样子很吓人,家里没有人关怀他,他爸爸天天打他,孩子也不愿意回家,就在学校、大街上流浪,后来被他的老师发现了,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老师就把这个孩子带回了自己家,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
大家想想那有多吓人,家里突然来了一个铁塔一样的少年,老师的小孩都还那么小,好奇地看着住进来的少年。最后这个大块头的孩子,被老师培养成了美国一线的橄榄球星。从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如果一个人愿意伸出手来帮助别人,对社区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次,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实践知识。
大家可能会说我不是什么名人,没关系,你可以讲讲专业的东西,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职业,这都能够帮助孩子去找到目标。
在解决青少年目标感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路不能是减少赤字的思路,而应该是发现亮点的思路。
什么叫“减少赤字的思路”?好多人做青少年工作时,首先想的就是不要让他们吸毒,不要让她们早孕,不要让他们有暴力行为,不要让他们偷窃。我们脑子里想的全是负面的东西,想的是怎样制止这些负面的事情发生。
但是心理学家说,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思路做事,往往会导致青少年抗拒,不愿意合作。你把他想得很坏,总是在预防这些糟糕的事发生,你心里对这些人群的设定是阴暗的,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应该看到,每一个年轻人都是一个机会。
看《弱点》时,看到桑德拉·布洛克决定把孩子带回家,我的心里也捏着一把汗:一位女老师把在大街上流浪的、大块头的、比她老公个子都高的小孩带回家,这得有多大的风险。我们心中很容易担忧、很容易害怕,但是老师太了不起了,她认为这个孩子还有机会,未来有可能会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不要总做出“减少赤字”的行为。
还要经常跟孩子讲“你能做到”。虽然“你能做到”这句话被人定义为心灵鸡汤,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你听到成年人跟你讲“我相信你,你能做到”,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句话跟我们长大后听到的口号是不同的,孩子可能真的会被激励到。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一些挑战,让孩子做一些有点难度的事情,才能够让他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方向与意义比努力更重要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做两件事
第一个就是要把“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放在最前面。
我们从小到大学物理、化学、数学,老师一上来就讲知识,比如说《高等数学》的第一章是函数,就这么开始了,然后让学生解很多函数的题。孩子们不理解,会想:“为什么要发明这些东西来折磨我们?我们根本就不理解它,为什么要讲这个?”直到我现在四十多岁了,读了《微积分的力量》,我才理解函数的意义,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学这门课。
就是讲为什么要学微积分,为什么人类要发明微积分。但是我们的学校往往会忽略“为什么”的课程。为什么学数学?为什么学语文?为什么学物理?实际上这些东西更重要,甚至你把“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彻底讲明白了,孩子真的接受了,你把他扔到图书馆,他也会主动学后面的课程。
长大以后读了这么多的书,就是因为知道了“为什么”,而不是有人给我布置工作、任务、考证,要求我读这些书,而是我觉得好就去认真读了。
在学校里,老师还要给孩子们展示更多正面的榜样。
孩子们现在每天看到的负面榜样太多了,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尽量去树立更多正面的榜样,让孩子看到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人是怎样成长的,怎样为社会做贡献的。这就是我们去打造一个有目标感的社会文化的步骤。
总体来讲,这本书不仅仅是解决孩子的问题,更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方面可以想想能够给孩子做些什么,另一方面更关乎我们自己,我们能不能从今天开始去思考自己人生的目标。
无论你多少岁,今天都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当下你就是个年轻人。我们说给所有年轻人的话,就是说给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此刻都有机会。
最后,作者说:“最终,所有的年轻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可以在此替代他们。但我们极有可能做的,是让他们做出能给他们的一生带来幸福感的好选择。我们能够带给他们点燃他们想象力的可能,鼓励他们通往最高理想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远大志向的支持,以及创造激发他们而非让他们意志消沉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关怀下,没有年轻人不会感到振奋,通往目标之路是为每个人敞开的,通过帮助所有的年轻人找到目标,我们整个社会也将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作者:恒之馨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2f4fa7b566b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