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卓克老师分享的一篇科学界对“延迟满足”最新理解的文章。

有关“延迟满足”最出名的说法,来源于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者让孩子独自在房间里面对一块棉花糖,并告诉孩子,如果你忍不住了可以吃掉它,但如果你15分钟内没有吃掉它,就会得到两块棉花糖作奖励。

这个实验中,三分之一的孩子没有吃棉花糖。

然后斯坦福大学跟踪研究这些孩子的成长。

他们发现,没吃棉花糖的孩子,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甚至成绩都比吃棉花糖的孩子高20分。

而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孤僻、易固执、易受挫、有优柔寡断的倾向、成绩差,甚至其中有不少被毒品、酗酒、肥胖等问题困扰。 

我记得当时知道这个实验时,我还曾感叹过,“一块小小的棉花糖就能影响人的一生吗?这个结论有点可怕了!”

对于“延迟满足”,我一直有很多困惑,比如,所有跟“延迟满足”扯上关系的事好像就是对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这篇文章里,讲到了关于“棉花糖实验”的两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很多人认为一个小孩子几十年后的综合素质真的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预测。

对于这一点,目前有两个主流的修正观点:

01 有多项重复实验发现,决定孩子能不能在接下来15分钟里忍住不吃的最关键因素其实是“信任度”。

也就是说,孩子越信任那个发出指令的人,就越有可能忍住不吃。

如果在实验前,发出指令的人曾对孩子做过说话不算数的事,那参加测试的孩子就全都等不了15分钟了。

而如果这个人在实验前,想办法获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则在实验中,孩子们愿意多等15分钟的比例就整体大大增强了。

02 当测试的孩子趋于广泛分布后就发现,决定孩子能不能在接下来 15分钟里忍住不吃的关键因素还有一个,“家庭条件”。

家庭收入越高的孩子,就越愿意等15分钟,这并不是因为“有钱人素质更高”,只因为这些孩子平时吃过见过,不会觉得这块糖有什么了不起,就不会很上心。

相反,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孩子就不愿意等15分钟去获得第二块糖。虽然他们也不缺食物,但经常缺乏其他东西,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稀缺”心态,面对诱惑时会更忍不住。

这么看来,如果简单的拿“棉花糖实验”当做一个预测孩子30年后综合素质的方法,并不合适。

第二个误解更普遍,我们都以为延迟满足是一种能力。

延迟满足其实是结果,也就是在孩子自主的意愿下,选择马上吃还是等待15分钟的一个行为结果。

愿意多等15分钟的孩子,并不是更有耐心,只是孩子的决策系统在某件单一事件上的表现。

而决策系统是由好几百种因素和他之前短暂的人生经历叠加作用后共同塑造的。

“决策系统运转后的最终结果就是,孩子自觉、自愿、自主地选择在这件事上能不能多等15分钟再吃棉花糖,这是孩子的主动选择。”


为什么说把延迟满足当作一种能力会有问题呢?

我们现在能看到很多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在于家长把“延迟满足”理解为一种能力,结果家庭教育也越跑越偏。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既然“延迟满足”的能力如此重要,就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这个能力。

当孩子有需求时,不能立刻满足他,要稍微控制一下,忍耐一下。

如果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有需求就立即满足,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不能抵挡住诱惑,也没有耐心。

但“棉花糖实验”中的孩子们是“自主选择”的要不要等待15分钟,现在则变成了孩子的需求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

他可能会故意迎合父母的要求,养成一种讨好他人的习惯,长大后反倒变得不独立。

还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需求很羞耻,不敢直率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敢自我表现。

更有甚者,还有家长是这么干的,说好的明天给孩子买零食,结果孩子终于盼到了第二天,家长又说下周,还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孩子心里就会想,“说好的从来不会算数,永远都在等待”,对家长的信任感渐渐就没了,要是哪一次家长满足了,孩子就会迫不及待的抢过来吃掉。

孩子从最开始满怀欣喜的提出需求,到再也不把需求说出来,亲子关系也会慢慢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

家长们刻意培养的结果,反而是孩子越来越无法“延迟满足”,而这都是因为误把“延迟满足”当能力导致的。

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延迟满足的测试里有更好的表现呢?

首先,要让孩子经常得到满足,吃过见过很重要。

没错,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抵制诱惑和耐心,关键不在于刻意延迟满足,反而在于“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需求得到了及时满足,也就不会见到什么都觉得很“稀缺”,什么都想要立即占为己有,反而看起来很有耐心,也不会被诱惑迷花了眼。

其次,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家长说话算话的环境里,有规则,且言出必行(增强孩子的信任度)。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对大人越信任,自我延迟满足的时间越长。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越关爱,孩子就会越信任,将来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需求时也就能更灵活。

比如孩子长大后,需要适当限制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孩子也会更愿意配合。

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学课程中有详细地讲到过“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即“推迟的满足感”,是个体有效地自我调节和成功适应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个部分,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延迟满足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学会等待、延迟满足孩子需求,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而是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这是自控力的一部分。

说到底,它是为了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追求。 

家庭教育总强调“延迟满足”,一个人相信在更长时间内,因投入和机会的增多,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增加,所以满足的时间可以拉长。

实际上,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大多数愿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满足是需要时间的。

但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挫败,觉得自己什么愿望都达不成,这不叫延迟满足教育,这叫绝望教育,是在逼迫他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你的愿望注定是不能实现的。”

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做到“延迟满足”,就必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信念:“随着时间的累积,靠自己努力与必要帮助,我的重要愿望会实现,虽然遭受了一些挫折。”

作为成年人,也有必要正确地理解”延迟满足“。

我们或许小时候也经历了“稀缺”,或是“没有得到及时满足”,这时候我们在吃喝拉撒这样的事情上,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及时满足“来关爱内心那个“匮乏”的自己。

但在人生很多重大的事情上,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告诉自己,“做任何事,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无法一蹴而就的事,我要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和耐心。”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容易焦虑、着急,甚至放弃,都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很大的目标(成功)。

但这明显违背了自然规律,大概率事情是做不好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念,给自己多点耐心,愿意为了更远大的目标,持续付出努力,相信事情终究能够做成。

这样我们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才不会一蹶不振,因为我们早就知道失败和挫折只是暂时的,重点的是持续做下去,对自己始终有信心和耐心。



作者:元气慢慢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bc768ab7ebc1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